Richmond Birdwing observation

Richmond綠鳥翼鳳蝶觀察紀錄

終於在今年有機會在澳洲觀察到綠鳥翼鳳蝶的完整紀錄(差成蝶沒拍到..),來澳洲打工度假最主要的目標終於達成。這次紀錄的區域都是在離Brisbane不遠的Mount Tamborine,這種物種其實說少也不算少,只是沒有到該季節就半個蹤跡也看不到,謝謝各方網站上的文獻記載分享,才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這種鳳蝶。​

剛孵化的一齡幼蟲非常活躍,於A. tagala(卵葉馬兜鈴)。

此種鳥翼蝶在棲息地是取食澳洲原生種馬兜鈴P.praevenosa(鳥翼蝶馬兜鈴);中海拔的族群則是取食P.laheyana(高山鳥翼蝶馬兜鈴)。據蝶友的分享,他曾在Tamborine周遭栽種A.acuminata, tagala(卵葉馬兜鈴),母蝶會產卵,幼蟲也會順利進食羽化,不過礙於A. acuminata非該地區生長的種類,也只能算是替代性食草。

這種綠鳥翼數量越來越少的原因是棲息地嚴重的開發,礙於這種鳳蝶是單食性,所取食的馬兜鈴生長速度緩慢,在植株還未壯大就被破壞,造成Richmond綠鳥翼的數量更少,甚至族群逐漸往更不容易觀察的深山遷移。

現今想看到這種蝴蝶,以我能力所及觀察到的,就非Sunshine coast的Mary Cairncross Scenic Reserve跟Gold Coast的Mount Tamborine Skywalk,值得一提的是,這兩個區域內的馬兜鈴都人為復育有成,可以在園區內看到壯碩的寄主植物,反觀台灣曇花一現的大坑復育區的馬兜鈴復育區。

二齡幼蟲休憩於葉面。

三齡幼蟲。 

準備脫皮的四齡幼蟲。

環狀剝皮,在台灣的黃裳鳳蝶、珠光裳鳳蝶終齡幼蟲會有這個行為,有一個說法,幼蟲在即將化蛹之際會開始環狀啃食馬兜鈴木質部的莖,當植物意識到正在受威脅,會開始刺激植物開始進行癒合及生長,正當下一個世代的蝴蝶羽化交尾後,就有新的嫩芽、嫩葉可提供母蝶產卵和幼蟲食用,當然這可能只是其中一個說法。

五齡(終齡幼蟲)。有些個體甚至會呈現淺灰白色

在這次的觀察有發現,本種的終齡幼蟲會先將身旁周遭的平面先吐好絲座才排水便,也就是說他們一但排水便就不會再移動至其他地點化蛹了。我所觀察到的(黃裳、珠光裳)都是先排除體內多餘的廢物才開始找化蛹的地方,這點倒是蠻特特別的。

全世界的綠鳥翼種類中,唯有O.richmondia的蛹最特別,幼蟲即使有兩種體色,在化蛹後都還是會變成綠色,對此,我非常期待看到牠化蛹後的樣子。

正在尋找化蛹處的終齡幼蟲(圖右

正於葉背製作繫帶的終齡Richmond幼蟲

可看得出來蛹已在幼蟲體內慢慢形成

花了將近一天的時間將前蛹製作好等蛻皮

蛻完皮呈現鮮黃綠,與一般的綠鳥翼鳳蝶的蛹不同,應該是鳥翼蝶中最有特色的一種。

一段時間後的蛹呈現碧綠色,非常有質感,非常美。目前還沒有機會拍到羽化版本,再分享!